西藏,除了震撼人心的雪山湖泊,还有古老的宗教文明。这一片土地,令我充满无限的探索欲望,也让我感到敬畏。走在拉萨街头,随处可见的纪念品小摊,令人印象深刻。那些琳琅满目的首饰不仅色彩浓郁,也散发着风土人情。其中绿松石、蜜蜡、天珠等宝石,往往令游人好奇,也试图收藏一些真货。但在成熟的旅游环境下,真货往往“求而不得”。
但除了绿松石、蜜蜡和天珠等宝石,令古玩收藏家和游人着迷时,菩提也成为了热门货,这在拉萨极为普遍。可有这么一样东西,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即便它随处可见,但热度不高:藏银。 藏银一般通行于西藏地区和尼泊尔一带,价值虽然不高, 但在藏族的宗教和生活之间是非常活跃的。
比起纯银,藏银显得更古朴一些,但价格是低了许多。不论是在宗教法器中,也是生活用具中,包括首饰之间,藏银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果仔细观察,在八廓街的转经人群中,许多藏族妇女的头饰上都有藏银的身影。但大多数人的目光往往是被绿松石、蜜蜡等宝石所吸引。不少游客认为,那些年迈的老人头上的宝石往往都是真的,想要收藏,可能是金钱解决不了的。
关于藏银,并非是它来自西藏,它是一种合金的名称,其实就是白铜。“藏银”则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由于通行于西藏和尼泊尔一带,很多人误以为藏银就是藏族的一种银饰。藏银的含银量比较低,主要是以铜为主。但藏银的收藏价值,往往是在于工艺特色,而非材质。藏银的工艺,于藏区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手工艺。
对有些收藏家而言,历史悠久的二手藏银往往十分难得。基于宗教文明的影响,藏银的意义往往胜过材质本身。可对于一名手艺人来说,藏银的价值更与材质无关,精湛的制作技艺是一门表现,但他往往倾注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还有对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通过一件物品去传承藏地的非遗文化。
银器制作,在西藏有着深厚的历史篇幅,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往往粗犷豪放,造型古朴简约,有的用以宗教,有的用以生活(包括装饰),是技艺和艺术的结合。在西藏,最有名的银器工坊是在日喀则。
在藏族的生活中,有关银器(包括铜器)的生活用具极为普遍,如银碗、银筷、酒壶、勺子、酒杯、盘等、火锅、炉、锅等等。这些基本都是手工加工,不仅技艺精湛,且造型优美,具有强烈的西藏民族风情。
但比起制铜,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是最复杂的,难度也是最大。其主要工具是榔头和刻刀,另外还有火炉和风箱等。一般是将金银器放在火炭上烤热,再用榔头千锤百炼,做成半成品。接着再利用刻刀进行精细雕琢,这一道工序极其考验耐力和手艺,往往也尤其锤炼一个人的内心。
图为西宁八瓣莲花非遗体验中心的一位手艺人制作的银火锅,非常精美。隔着橱窗也能看出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忍不住惊叹。
包括藏刀的刀鞘之上也有银器制作的身影。但对于西藏文明,不论是普通藏银,还是金银器制作,其精华均在手艺人与传承之间。只是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去西藏旅游,往往被蜜蜡、绿松石和天珠等宝石所吸引。后来唐卡和菩提也被炒热,但银制器很少被人们关注,通常情况下还是盛行于藏族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