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巧的一种雕刻手法,被历代称为“绝技”。在济南市有一位微雕大师,名叫王天明。不仅能在玉石、壶器、米粒等材料上雕刻上百个汉字,他还能在一根头发丝上进行雕刻。

30年里,王天明雕刻的作品达上万件。凭借着精湛的微雕技艺,他在全国的微雕行业已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频繁,“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王天明更是把微雕内容扩大到英、德、日等多种文字,把“济南微雕”介绍给了世界各国朋友。目前,他创作的7000余件微雕作品被私人收藏。

在稿纸上绘制草图。

精心雕刻,一丝不苟。

用毛刷刷掉刻出的粉末。

为微型壶具钻眼打孔,壶嘴可倒出水来。

最小的一套仿真壶具,全套6件重量仅有2.6克,壶嘴直径只有0.4毫米,壶盖可以打开。

此壶用巴林白玉精制而成,高1.5公分,壶身刻有喜上眉梢图。

这套“紫砂壶”是经典壶型20例之一。

在头发丝上雕刻文字,“和平统一 天下为公”,需用100倍以上显微镜观看。

用象牙制成“米”粒,上面刻有五言绝句。

王天明的微雕作品,只有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

微雕作品,“红楼梦”金陵十二衩。

微雕作品“水月观音像”。

作品刻有宋代文人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自己的作品,奥运中国印。

非遗进校园, 王天明向山师附小的小学生介绍微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