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雕龙客!
雕龙客

专业雕刻与雕塑

行业交易平台

游时光之城·1944,走进匠心阁与竹雕大师梁氏父子结缘,叹时光褶皱里的匠心

来源:转载  作者:网络   2025-11-14 阅读:57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些技艺如同璀璨星辰,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我们。

4月16日下午,赶去南岳参加“时光之城·1944”开园仪式。在园区转了一圈熟悉环境后,随意走进了一家店铺,被展架上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深深吸引,原来这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市竹木雕的一个展厅。

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每一刀每一划都透露出匠人的专注与执着。老板热情地邀请我坐下喝茶,刚好我想将手机充满电以备晚上的直播,问了老板有充电器就顺势坐了下来,就这样与梁氏父子结缘。

在茶香弥漫的氛围中,我得知对面坐着的是竹木雕传承人梁铁球,而他的父亲更是木雕大师梁丰助,曾主持修复南岳大庙木雕工程,作品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并被收藏。梁丰助出生在衡阳石市乡,祖辈以竹木雕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这门手艺,是梁氏竹木雕第五代传人,今年他80岁了,将这门手艺又传承到了梁铁球,这份坚守让我心生敬意。

在梁铁球的引导下,我仔细欣赏了店里的竹雕作品。其中一套竹雕“十八罗汉”尤为引人注目。每一个罗汉都雕刻得细致入微,神态各异,罗汉们的面容或慈祥、或庄严、或诙谐,衣纹的线条流畅自然。我忍不住拿起相机,将这一套竹雕“十八罗汉”拍摄下来。

十八罗汉之一

除了竹雕“十八罗汉”,黄杨木雕“八仙”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八仙形象栩栩如生:铁拐李的拐杖、汉钟离的芭蕉扇、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每一件道具都被雕刻精细,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黄杨木雕八仙拼图,摄影:陈俊林

梁铁球自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对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继承了父亲的技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他说非遗的传承很艰难,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活力,古老的技艺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他在雕刻技法上也不断探索,将传统的雕刻技法与现代的工艺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精美细腻。

上图打渔翁手中的渔网和鱼篓,都被雕刻得一丝不苟,展现出梁铁球的高超技艺。

这些竹木雕让我想起曾经参观过的甘肃临夏和云南腾冲的非遗项目。在甘肃临夏,我看到了精美的砖雕艺术,那些砖雕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感受到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云南腾冲的皮影戏则让我领略到了西南地区民间艺术的风采。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同样有着梁氏父子一样的坚守和匠心,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传统文化的根脉。他们的坚守,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他们的匠心,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

阴沉木雕-龙

茶喝得差不多了,手机也充满电了,外面已经是人声鼎沸,今天是“时光之城·1944”开园仪式同时也是城内各店铺的开张吉日,因为这个缘分,我出去拍了一阵热闹景象还是回到了匠心阁。

刚到匠心阁门口就遇到了梁丰助大师,老人家很是健谈,拉着我讲他的每个作品,以及他在南岳大庙住了五年修大庙的故事。我们一见如故,他说:“能够在南岳大庙,五岳之一的地方,献上自己的手艺,我感到很满足。”我曾经写过一篇详细介绍南岳大庙的文章,认识梁老后,我期待着下次跟他再去逛南岳大庙。

非遗项目石市竹木雕传承人梁丰助

在与梁氏父子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传承非遗技艺并非易事。它需要传承人具备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一起关注非遗传承人,支持他们的事业,共同守护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让它们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

作者:陈俊林,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衡阳市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页所展示的有关【游时光之城·1944,走进匠心阁与竹雕大师梁氏父子结缘,叹时光褶皱里的匠心】的信息/图片/参数等由的会员【 】提供,由雕龙客会员【 】自行对信息/图片/参数等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请谨慎交易,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本平台(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您在本网页可以浏览【游时光之城·1944,走进匠心阁与竹雕大师梁氏父子结缘,叹时光褶皱里的匠心】有关的信息/图片/价格等及提供 【游时光之城·1944,走进匠心阁与竹雕大师梁氏父子结缘,叹时光褶皱里的匠心】的商家公司简介、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致电15932669617,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雕龙客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雕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