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老蜜蜡
接触古代蜜蜡雕件的机会越来越多,才发现,老蜜蜡的迷人之处,绝不仅仅是岁月留下的那段记忆包浆。这些古代艺术品所展现出来的人文传承、精湛技艺真正令人折服,而这才是老蜜蜡的真正魅力,也是老蜜蜡稳坐江湖老大的真正原因。
汉代瑞兽老蜜蜡
一件精品老蜜蜡,首先要品相完整,宝光焕发。因为蜜蜡硬度低易碎,所以不易保存,更何况是几百上千年的老物件儿,能完整保存下来是何等不易。老蜜蜡在于养,养护得当,经常盘玩的老蜜蜡宝光会独具灵气,而一件老蜜蜡,如果残缺又光泽晦暗是无法体现其工艺技巧和收藏价值的。
明代狮形雕件花片
明晚期持莲童子,童子正面是蜜蜡,背后的莲花是琥珀,匠心巧妙
老蜜蜡的工艺,绝非现代雕刻技术可比,也曾经有人寻找优秀的雕刻工艺师来仿制老蜜蜡珍品,但往往形似神非。所以,一件老蜜蜡是有生命,有灵魂的,那是古代的雕刻师用其生命力倾注而成,而不是当今一味追求效率数量的工业产物。
清代松鹤献寿,中间的孔洞应是镶嵌过其他宝石遗留下的痕迹
老蜜蜡在古代主要镶嵌于服装或各种金银器上作为装饰品,从流传下来有伤残的老蜜蜡雕件来看,90%的伤残是在孔道处,古代在蜜蜡上打有很多小孔用于金属或丝线进行贯穿加固防脱,而且还会根据金银器饰物设计的需要,在蜜蜡上用金银巧妙的进行各种图案多层次的叠加,使饰品立体感更强。
明代瑞兽老蜜蜡
我们现在通常能见到的中原古代蜜蜡雕件以明清为主,再往前用的就非常少了。明代蜜蜡雕刻一般比较简单,通常简单的几笔就完美的勾勒出想要表达的图案。
最常见的就是以各种螭龙螭虎为题材的瑞兽,雕刻手法简单大气。但也有工艺雕刻细微的明代蜜蜡饰品,这可能跟不同的工匠雕刻手法有关。
清代双龙捧寿雕件
到清代,造办处有自己的工匠和作坊,所以在制作工艺上有质的飞跃。大量精美的图案层出不穷,镂空,圆雕,双面雕等等各种玉器上能见到的雕刻工艺在蜜蜡上都能表现出来,但作为蜜蜡,在雕刻工艺上要求更高。
明代瑞兽龙纹帽正
封建社会,等级层次分明,哪些图案是皇家用的,什么官品用什么图案,百姓又只能用什么图案,都有明确规定,比如龙的造型只有皇帝专属,谁敢乱用?所以,从收藏题材上讲,明代螭龙,螭虎是首选,因为肯定是官造的,主要用于朝庭赏赐十几万皇子皇孙、皇亲国戚。
从瑞兽题材的风格和雕刻手法上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应该是由宫廷造办外统一采购雕刻再以等级赏赐。从大小上来看,大件的应该是成人使用,小件的应该是小孩子使用。
清代宝相花雕件
清代锦地双龙珠,题材与工艺皆属珍品
除了皇家官造题材外,民间各类器形题材五花八门,人物、动物、花卉、鸟兽,无所不有,如果从收藏角度来看,;老蜜蜡,越大越完整越珍贵;工艺越精细越珍贵;题材越稀有越珍贵。